四线城市如何产业逆袭?我有十个问题(二)
书接上回。
很多人认为,宜宾是因为all in 赌赢了。
一把梭哈,搞定了宁德时代,一下子鸡犬升天,从四线城市陡然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加上这一波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的造势,在新闻联播和各种官媒里频频出现,实在是有点乌鸡变凤凰的意思。
天下最怕一句话:就这?我上我也行。
喜欢爽,是人性。。。但还是那句话,你净看到人家爽了,过程的苦,往往被有意无意忽略。
你以为引入宁王是后续飞跃的原因,但,有没有可能,这也是前期种种谋篇布局和筚路蓝缕努力的自然结果。
链主很重要,但不是全部。
在谈第四个问题之前,和君咨询产城业务团队的刘成同学,对于我第一篇文章的点评非常有意思,我决定引用下。
观点1:宜宾最关键的,是先选择了新能源车这个确定性比较强的赛道,不管是新动力,还是老牌子,你总需要三电和配件吧,不管是三元锂,还是磷酸铁锂,你总需要锂吧?
观点2:宜宾成功转型的又一个要素,是五粮液,这个东东实在是现金牛,它决定了宜宾的口袋深度。。。每个领导的心里都有一本既要又要还要的list,但最终能否干出来,实实在在取决于财力。
在制约后发城市发展的一系列关键因素中,穷,一直是排名靠前的。或者说,是穷,阻碍了你变富。
招商引资,投资促进,归根结底是营销自己,用自己的卖点去挠买家的痒点,匹配上了,就是他好我也好。
问题4:如何凸显地方产业招商优势?
上文提到宜宾收购了汽车企业,但是单纯依靠主机厂,并不会自然带来与宁德时代谈判的主动权。
别急,我有锂呀?有锂走遍天下。
四川省锂矿资源储量占全国57%,居全国之首。但是受限于地理阻隔,开采率并不高,对于宜宾来说,临近川西的富矿区,属于近水楼台先得月。
有了锂矿,是很难忍住不做电池的。。。
同样在2017年,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产业领域。天宜锂业的协助下,宜宾与宁王终于搭上了线。
从原材料到智能制造,从锂电到主机厂,各种要素基本集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虚位以待,只等链主。
有了这些外围的铺垫,宜宾与宁德时代的合作,就显得水到渠成。。。当然,这是事后的YY哈,其实当初宜宾政府光是敲对门就耗了几个月。详细过程不再赘述。
在人努力之外,我想重点聊一下天帮忙的一面。。。对于企业来说,搞钱才是本份,降本增效才是王道。
但是,老天爷追着喂饭的,仍然有很多资质不错的城市,没有用足用好自己的自然条件。。。
宜宾,和成都、重庆正好构成了一个三角,处于成渝经济圈的中间位置,而宜宾,选择主动融入双城经济圈的产业链中,服务于成渝已经非常成规模的汽车产业。按照一些媒体的说法,这里生产的动力电池走下生产线3个小时之后,就能出现在成都和重庆的整车生产线上。
长江是大家的母亲河,也是宜宾的财源滚滚。
宜宾水电资源丰富且价廉。在宜宾,有发电装机容量近700万千瓦的水利,使用特殊电价政策或优惠电价,大大低于同期电价,比东部沿海的工业用电价低了接近50%。
在南方,用电高峰期工业限电是常规操作,工业企业经常被动休假。。。除了电便宜,水运也非常便宜,对成本敏感型的制造业很有吸引力。相比之下,宜宾的优势不言而喻。
对于企业来说,水电资源的利用,可以帮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的“绿电生产”,符合ESG导向,尤其对于电池企业来说,欧美市场对于ESG的要求比较严格。在这种大背景下,宜宾的优势,不言而喻。
有了这些加持,宜宾可以提炼出更多的竞争力优势,对电池企业及上下游的吸引力不可同日而语。随着宁德的进驻,各种上下游企业和主机厂都更加倾向于聚集在宜宾。
围绕电池制造商四川时代,宜宾现已招引正负极材料、铜铝箔、隔膜、电解液、结构件等6大组件及氢氧化锂、正极材料前驱体、导电剂、回收利用等各类配套项目90余个。
这个势能,也就顺势形成。
问题5:人的因素可以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之前聊过2011年的宜宾发展规划,几乎很难相信是同一个城市的发展路径。。。但从各种资料来看,宜宾确实又是2014-2015年左右发生了转折。
如果既有规划不能解释,那就只能是人为因素。
基于这个线索,我关注到了刘中伯。
我看了他的简历,2016.06—2022.03任四川省宜宾市委书记,从2023.01起担任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我看来,宜宾过去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有很多程度上有赖于这位天降猛男。
以我HR的经验,不太相信一个人突然放在一个新环境或者新赛道之后会突然发生跃迁和质变,人是他过去全部生命和阅历的映射集合。。。所以,非常关注一个人的过往履历。
刘主任的过往履历,可以说是非常能打的。
从1981年开始,从基层一线的乡干部做起,最重要的,是以下几段:
2006.10—2012.11 四川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其间:2008.09—2011.06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学习,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2012.11—2013.01 四川省招商引资局党组书记、局长
2013.01—2016.06 四川省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其间:2014.03兼任四川省重大引进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44岁的他,走上了省委组织部的岗位,之后又在省级投促局担任一把手,还主抓了重大办。。。
了解体制的都知道,这十年,至关重要,尤其是这三个岗位。
所以,他,应该是宜宾跨越式发展的起因,或者重要推手。
他有一次讲了宜宾如何处理与成都、重庆和川南之间的关系,还是挺有意思的。。。大致是长袖善舞、统一战线的意思。
他的后面,2022年接棒担任宜宾书记的,是76年出生的方存好。。。一年前的2021年9月,他担任宜宾市长,45岁。
他是安徽寿县人,浙大计算机本硕,清华计算机系博士后,曾经在无锡高新、四川省经信委、成都高新等机构任职,又是一个专业选手。
以下是他的部分发言:
我刚到无锡挂职时的分工是推进全区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正是因为专业对口、工作领域熟悉,我得以借助专业优势和资源,在短时期内招引了一批信息产业重点项目,工作局面迅速得以打开。
我不禁想起了老学长朱镕基总理说过的话:“每个清华人都负有责任,建设这个国家。为学,要扎扎实实,不可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身后骂名。”他在任期间推进的国企改革、下岗分流、世贸谈判、加入WTO 等正是真实写照,在当时都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但事实证明正是这些决策支撑了中国经济十多年的持续增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我们当初在清华,都曾经意气风发,怀着崇高的理想走上了地方工作岗位。这条道路注定不平坦,有时甚至荆棘密布,令人迷茫彷徨,我们在低头找路的时候一定要时常仰望星空,不要忘记心中曾经的理想,“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宜宾主导的战新产业方向是一蓝一绿,就是数字科技和绿色能源,对于这个城市来说,方书记的多个高新区的经验,以及清华和工信部的背景,似乎是契合度非常高的搭配。
这次宜宾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工信部联合主办,工信部的积极性让我印象深刻,不展开,你自行感受下。。。
教员曾经说过,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而对于地方而言,能制定本地发展路线的干部,本身就是决定性因素。
所以归根结底一句话,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环境里,人是最重要的因素。。。不接受争论。
对于地方的发展,最怕翻烧饼。。。
现在看来,宜宾的发展,基本盘是延续和坚持,同时又增加了更多升级的潜力,总体乐观,值得期待。
问题6:宜宾的招商为啥这么能打?
从招商引资这个角度来说,全国各地的政府,本身就是同场竞技的选手。
我之前聊过,深圳福田区也会跑到北京朝阳区定点招商,北京通州会跑到上海陆家嘴去挖金融企业,苏州的崛起,有很大因素依赖于常年潜伏于魔都的三万招商大军。
我之前也聊过,同样是上海,也分为了一线城市、二线城市、三线城市,有些边缘区县的战斗力,可能也就只能和三四线城市持平。
在这种情况下,在招商引资这个领域里,一二三四线城市,有了近乎平行的起跑线,北京上海深圳也不是各区都能打,干就完了。
最近几年,各地城投平台都在整合,不是撒胡椒面,而是凝心聚力,做大做强。对于后进城市而言,各区实力偏弱,如果不能聚合力量,肯定是各自为战、内耗内卷。
从宜宾来看,产业资源的招商落地,有着明显的统筹布局思路,是全域招商的意思。
别的不多聊,我只说一个,宜宾有一个特殊的政府部门:经济合作和新兴产业局。
很多地方依然是停留在原有的部门架构上,经信委、招商局、投促局,以及从市级到区级的各种五花八门的机构,说是都为了招商引资操碎了心,但多龙治水必然导致缺乏合力。
相信我,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导,不同的分管领导,隔阂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效率高点低点而已。
前两天关于张江的文章里也写道,张江科学城的各级相关部门已经统合成立了科学城投促中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战场格局影响兵力部署。。。一个国家级的产业高地,一个快速崛起的四线城市,可以说不约而同吧。
如果说招商引资是城市之间的竞赛或者战争,那咱们是不是需要有一个常设的司令部参谋部呢?当然,主要领导挂帅的“工作专班”或者“委员会”也可以哈,见仁见智。
这一章主要讲了宜宾之所以可以逆袭,资源、人事、组织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一个城市的资源或者能源,毕竟是有限的。。。下一章,会聊下如何善用外部工具。